上半年,全國餐飲收入超2.4萬億元,同比增長21.4%——
餐飲業何以領漲消費市場?
夜市燒烤、歡聚火鍋、甜品冷飲、商務正餐,這個夏天,餐飲市場好不熱鬧。有的飯店排隊等位超過千桌;有的門店餐桌翻臺達十余次;還有的營業時間一次次延長至深夜……一家家餐廳正以最大的熱情迎接回歸的客流,成為城市里最早亮起、最晚打烊的商業燈火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今年1-6月,全國餐飲收入24329億元,同比增長21.4%。作為消費“四大金剛”之一,餐飲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%左右,是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點領域。今年以來,餐飲業何以領漲消費市場?餐飲消費有哪些新趨勢、新亮點?
收入總規模超過2019年同期,餐飲市場迎來強勢復蘇
湖北武漢餐廳老板田源最近又花2.4萬元添置了一臺廚房專用空調,給后廚師傅用——“師傅們開心了,出餐更加穩定有保障”。
近期明顯回升的客流,讓這家45年社區老店“小秋水餃”的經營者不得不盯緊每一個細節。“我們從早上5點開始營業,一直到下午4點,但有時候游客和街坊鄰居不斷進店,到點了還關不了門。”田源說,今年以來生意一直不錯,營業額比疫情前增長了一到兩成。他的妻子也在店里照看生意,由于排隊的顧客多,妻子忙著招呼客人,從“五一”到現在,嗓子一直是啞的。
這樣的人氣和生意,讓田源有喜有盼,“今年打算先保證所有員工漲薪10%,在這個基礎上再爭取實現10%以上的利潤增長。”田源說。
一家家餐飲門店,感知著市場熱度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1-6月,全國餐飲收入24329億元,同比增長21.4%;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6230億元,同比增長23.5%。
據中國烹飪協會分析,1-6月,全國餐飲收入、限上餐飲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29.1個、31.3個百分點;餐飲收入增幅領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13.2個百分點;全國餐飲收入總規模超過2019年同期。
許多消費者已經從火熱的市場表現直接感受到這份暖意:在大型商場,人氣最旺的往往是餐飲店聚集區域;飯點高峰期,許多餐廳門口大排長隊,部分餐廳重現等位超過1000桌的景象;越來越多門店延長營業時間,加入供應夜宵的隊伍中。有網友說:“熱愛生活、喜歡吃喝的人們又回來了。”
“今年上半年,隨著客流恢復,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,各地消費季蓬勃開展及‘夜經濟’漸入佳境,多樣化特色化餐飲消費供給不斷豐富,餐飲市場消費得到明顯釋放。”中國烹飪協會分析認為,餐飲市場正迎來強勢復蘇。進入暑期,跨城出行人數大幅回升,將繼續帶動各地餐飲消費增長。
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《中國連鎖餐飲企業資本之路系列報告2023》提到,過半樣本品牌預計今年的營業收入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,其中,中式快餐、正餐、火鍋品類的受訪者對餐飲市場相對更有信心。
餐飲業新增注冊企業167.6萬余家,供給不斷豐富
餐飲業曾是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。“去年底,我們都沒敢做今年的預算和計劃。”珮姐老火鍋創始人、重慶民賢餐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冬生向本報記者回憶。他沒想到,從今年元旦那天開始,市場一下“爆”了。
今年以來,珮姐老火鍋在全國的十幾家門店不斷創下新紀錄。比如,有門店日均翻臺超過12輪;有的單日最高取號1507桌;有的月營業額打破品牌的全國單店紀錄。拿“五一”期間來說,品牌在重慶、華東、華南等區域總營業額較2021年同期增長30%-155%,客流穩定增長。
“感受到復蘇勢頭后,我們在年初做了一次預算,但現實仍然超預期,最近,我們又提高了下半年的預算目標,整體指標提升10%至20%。”顏冬生說。
在客流攀升、部分表現甚至超預期的背景下,餐飲行業是如何承接消費熱度的?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