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
01
再迎新玩家!
兩家龍頭企業盯上團餐。
據第三只眼看零售消息,盒馬鮮生今年計劃開放生鮮供應鏈,主要面向企事業單位食堂供應。截止6月底,盒馬已經和上海的兩家企業達成合作,從肉、蛋這樣的食堂剛需開始“供貨”測試。
盒馬CEO侯毅表示,“To B是未來很大機會點,可以充分發揮盒馬供應鏈優勢”。
正當盒馬半只腳踏進團餐市場門口時,安井食品在最近發布的財報中也強調到,公司下半年業務布局將著重圍繞團餐業務的開發與建設。
“隨著餐飲業態發展,團餐細分渠道發展較快;隨著安井小廚等業務的開展,公司具備了更多適配團餐渠道的產品,因此發展團餐渠道的時機日益成熟。”
“今年公司以團餐作為渠道掃盲的發力點,通過產品端量身定制和渠道端逐步滲透,不斷探索加深這一細分渠道的開發進程。”
從以上文段可以看出,做供應鏈的安井食品早就盯上了團餐市場,認為團餐細分渠道發展是機會點。
在正式、大力發展團餐賽道前,安井通過安井小廚等業務試水團餐市場,測試調整公司產品與團餐市場的適配性。到現在,小范圍的試水測試告一段落,安井加大馬力、開始“實戰”。
兩大供應鏈玩家觀點相似:自己作為供應鏈企業,進駐團餐市場有機會、有優勢。
02
擠破腦袋都想進駐的團餐市場
誘人在何處?
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2016-2022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穩步增長,由0.90萬億元增至1.98萬億元,團餐市場占餐飲市場的比例總體呈現上升趨勢。2022年,中國團餐產業發展勢頭迅猛,團餐市場占餐飲市場的比重達45.1%。隨著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,中國團餐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。

◎《2022-2023年中國團餐行業發展研究及典型案例分析報告》
團餐市場有新機會點。這些跨界大佬們看到了:
>消費意向轉變
2012年以來,團餐市場正在經歷轉型。90、00后在團餐消費者中的占比不斷擴大、他們對餐飲的需求也就越發重要。新一代人不再滿足于只有傳統中餐的團餐,想吃到更多元化、有品牌的產品。
>頭部企業集中度低、相對分散
從團餐市場現狀來看,萬億團餐,集中度并不高,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階段。
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的統計數據,2020年我國百強團餐企業團體膳食收入為1026億元,同比增長10.4%,市場份額占比僅為6.7%,營收超過30億的企業只有3%,營收百億以上只有一家。遠不及美國團餐行業前十強的市場集中度80%、日本和韓國約60%。我國團餐行業頭部選手,寥寥無幾。
至今尚且沒有領頭羊出現的團餐市場,讓這些原本在自己領域做的風生水起的跨界者們,動起了念頭。
>廣袤的下沉市場
據數據顯示,2022年的團餐百強品牌中,有35%左右的團餐企業總部在北京、上海、廣東,團餐10強中,有9家總部在北上廣。
團餐和社餐的頭部品牌布局類似,多是以一線、超一線城市為主,占領了制高點位后,再向下延伸、布局。在一線城市競爭程度激烈逐年上升的情況下,廣袤的下沉市場,成為了開拓市場的首選。
由此可見,團餐市場的“誘人”,一方面體現在市場在穩步增長,這是一塊預期會變大的“蛋糕”;一方面體現在它比社會餐飲有更高的穩定性,這是一塊企業拿得更穩的“蛋糕”。并且,有創新性的餐飲企業,在這個市場具備優勢,而相對社會餐飲來說,團餐在“創新”這塊,沒有那么內卷。 共3頁 [1] [2] [3] 下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