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餐企老板內參 內參君
大廚洗牌探店賽道
探店,早就紅透了。小紅書關于“探店”的筆記多達1250多萬篇;大眾點評關于探店的筆記也有近4萬篇;抖音上關于“美食探店”的話題有740億次播放。
近兩年,餐飲探店向著專業化方向發展,越來越多專業廚師加入餐飲探店賽道。
專業大廚和美食評論家們說著各具特色的“真實”口號,領著鏡頭里的觀眾一遍又一遍走進了不同餐飲店“排雷”。
這些廚師的頭銜從“世界廚王爭霸賽冠軍”、“央視廚王爭霸三連冠”到“國宴大師徒弟、國家特級廚師”……他們憑借領域專業性擁有了話語權、主打“專業+真實”成為餐飲探店領域的“中流砥柱”。
@真探唐仁杰,廚師背景、專業點評、不接飯店充值、每日一更的頻率讓他迅速吸粉,兩年漲粉1000多萬。“真假嚯幣多,真假廚子說”是他的經典開場白,語言犀利幽默是他的風格。
@特廚隋卞 探店博主,隋坡從業三十年的,是五星級酒店行政總廚,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有200萬粉絲。與其他探店廚師不同,每當吃到美味、獨特的菜品,會在另一個烹飪賬號上復刻出來。
@真探高文麒,撐起了探店人文界的天花板。雖然他不是廚師,卻是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的顧問。十多年前就出版過《文化中國》深度行旅系列,視頻中他會將每一道菜的歷史和人文風情娓娓道來。
這些博主有鉆研廚藝積攢的知識和經驗,或者對美食文化有著深入的研究,但他們最被粉絲認可的,是他們的公正和坦誠。
隋坡認識的餐飲同行不少,有店家在視頻發布后輾轉聯系他,請求將視頻下架,被他拒絕。同時,他也在有意避開熟人開的店,以免有失公正。隋坡還曾在在一個餐飲群里突然看到了自己的照片,發照片的同行說:“這小子來了,注意哈! ”
面對存在爭議的樓外樓探店,唐仁杰二進宮回應爭議,并表示:我拍過所有的片子,你們拿出任何一家餐飲企業對我的充值,我銷號不玩了。
大廚探店給商家帶來了什么?
>>>推進餐飲店菜品味道升級
“過去給皇上吃這個,不把你們全咔嚓了!”
唐仁杰第一次出圈是對仿膳的批評。不僅說味道不怎么樣,而且價格貴到離譜。直言勸大家別來。
“烏龍吐珠”的海參掛不上芡;“玉帶獻寶”實際上是日本豆腐夾著雞蛋香菇粉絲,一個50塊,四個起售;“圓夢燒餅”的燒餅是沾了芝麻的軟包。這些菜品名被網友當成了梗,還有網友不斷回顧這段視頻,稱“日行一膳”。
仿膳后來成為各大探店博主的打卡地,隋坡、魏剛強、高文麒也先后來打卡,提出更多的問題和改進意見:烏龍吐珠殘留著海沙,且時間不夠沒燒透;油溫低,蔥香味沒浸炸出來....
評論區,有網友總結出仿膳的變化:烏龍吐珠的海參清洗干凈了,圓夢燒餅軟包變成了燒餅。還有網友戲稱“再來人多探幾輪,仿膳不會就升級成頂級餐廳了吧。”
仿膳廚房部項目廚師長李文接受采訪時表示:為了學習,他也下載了抖音,他尤其喜歡看一些廚師出身的探店達人的視頻:“無論好壞,都能學習。別人講你哪些不足,你可以借鑒,吸收改進。”
>>>餐飲門店客流量直線上升
杭州,特廚隋坡剛下飛機,就推著行李箱來到福緣居。第一道菜脆皮大腸吃完后又加了一份,對于爆雙花這道菜,他評價稱:這個菜這個菜在北京很多店都吃不到了,因為特別考驗廚師,沒想到在杭州的小館子吃到了。
視頻發出的第二天,來福緣居吃飯的外地客人就激增。
周六下午14:40分才勉強結束午餐的生意,15:50分左右,晚餐的客人就已經在店里的等候區了。在大眾點評上,8月1日周一,有顧客下午四點多來的,等了三個小時才吃上。
特廚隋卞連著發了三條杭州探店視頻后,吸引到當地媒體都市快報的關注。“老板娘忙著發號子,郭老板在廚房里幫忙制作脆皮大腸,還有廚師在討饒,說爆雙花要用的鴨胗和墨魚都來不及切花了!”隋坡的B站動態轉發了這篇報道,加了兩個狗頭。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