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長江商報
入股城投控股(600649.SH)10年僅獲微利,多次披露減持計劃卻未實施,弘毅投資又發減持公告了!
7月28日晚間,城投控股公告,股東弘毅(上海)股權投資基金中心(有限合伙)(以下簡稱“弘毅投資”)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3%股權。
公告一出,招來投資者“忽悠式”減持質疑。2020年11月以來,城投控股多次披露減持計劃,均未實施減持。
弘毅投資持有城投控股6.35%股權,仍為其第二大股東。2013年,弘毅投資攜資17.93億元入股城投控股,已有10年。2017年,城投控股“一拆為二”,弘毅投資同時成為城投控股、上海環境(601200.SH)第二大股東。
長江商報記者發現,2019年以來,弘毅投資考慮退出,頻頻拋出減持計劃。粗略估算,截至目前,已套現約15億元,完成清倉上海環境。不過,加上目前的持股市值7.23億元左右,考慮入股的資金成本,弘毅投資并未真正賺到錢。
城投控股業績股價雙承壓。近八年,股價最大跌幅達80%,2022年的盈利數不及2012年。
弘毅投資再發減持公告
弘毅投資再發減持公告,招來市場質疑。
根據最新公告,弘毅投資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、大宗交易等方式,減持其持有的城投控股股份不超過7588.73萬股,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 3%。減持期間為今年8月21日至2024年2月16日,減持原因為財務安排。
目前,弘毅投資持有城投控股6.35%股份,仍然位居城投控股第二大股東之位。
弘毅投資本次減持計劃引發質疑在于,2020年11月以來,公司已經披露了5次減持計劃,均未實施,被戲稱“忽悠式”減持、“光打雷不下雨”。在投資者看來,作為第二大股東,頻頻發布減持計劃,會影響到二級市場上的股價波動。
公開信息顯示,2013年,弘毅投資參與城投控股混改,出資17.93億元受讓了城投控股的大股東上海城投10%股權。借此,弘毅投資成為城投控股第二股東。2017年,城投控股實施分拆,水類、環境業務剝離至上海環境。分拆之后,弘毅投資分別持有城投控股、上海環境各9.24%股權,均為其第二大股東。
從2019年開始,入股五年多,弘毅投資尋求通過二級市場減持退出。當年6月18日、9月16日,其分別減持3093.54萬股、2529.57萬股,合計為5623.11萬股,占總股本的2.22%。此次減持,弘毅投資順利套現4.03億元。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,弘毅投資相繼減持798.68萬股、898.18萬股股份,分別套現0.50億元、0.57億元。此后,弘毅投資未實施進一步減持,其合計套現5.10億元。
與此相反,城投控股在減持上海環境方面動作較大,已經完成清倉退出。根據長江商報記者粗略估算,弘毅投資通過減持上海環境套現近10億元。
綜上,截至目前,弘毅投資通過減持上述兩家上市公司已經套現約15億元。
但是,在市場人士看來,如果僅僅是從收益來看,投資城投控股,弘毅投資并未明顯獲利。該人士測算,2013年投入17.93億元入股,到2019年6月開始減持,這中間只有5年時間,按照資金成本8%計算(2013年至2019年,銀行貸款的基準利用率平均在5%左右),大約在7.2億元左右。也就是說,到2019年,弘毅投資的入股成本已經達25億元左右。
目前,弘毅投資持有城投控股6.35%股份的市值約為7.23億元,加上此前套現金額15億元,合計為22.23億元。此外,考慮到城投控股及上海環境的現金分紅,弘毅投資獲得3.2億元左右。
由此可見,投資10年,弘毅投資基本保持了盈虧平衡。
弘毅投資無明顯獲利、近三年減持未完成,一個重要因素是,城投控股的股價表現欠佳。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