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電商報Pro 吳昕
01
小紅書回歸社區
小紅書創始人毛文超最近公開分享了創業之初的故事:10個人的團隊,做出了7個PDF文件。
“那個時間點這個小小的創業團隊,沒有產品經理、算法工程師、內容運營、生態、增長,更沒有戰略。我們就是一個小型編輯部,我和木蘭一起合著了美國購物攻略,找遠在新加坡的柯南友情約稿新加坡購物攻略,櫻木負責了7本PDF的視覺和排版,還找了朋友手繪了封面圖。”
事實上,直至今天這種攻略類的內容依然是小紅書的核心競爭力。
互聯網行業曾經集體反思年輕人為什么不用百度了。APP之間構筑了更高的壁壘,以避免平臺內容被公共搜索引擎檢索爬取。“如何辦證”、“第一次去廣州應該吃些什么”、“看音樂節必備指南”......信息爆炸的時代也催生出更多元的需求。
在很多時候,百度系的產品已經沒有能力出產、提供足夠的內容,滿足用戶的廣泛興趣,這時候具備社區屬性的小紅書忽然接住了這些長尾需求:“遇事不決小紅書”
通過用戶自生產內容,小紅書上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圖文內容
在修圖過度、炫富等標簽之外,小紅書實際上展現出內容層面的更多面向,從買什么到吃什么、去哪里,2億多用戶在此提問,也在此給出自己的回答。這些分享的內容,高頻次的真實用戶互動,構建起一個健全完備的社區文化。

圖源:小紅書APP
更神奇的是,縱觀整個中文互聯網,已經沒有類似的產品了。微信的朋友圈太過私域,百度的貼吧被自廢武功,抖音快手們有各自的生態和玩法。而問答社區的知乎在內容方向上相對局限,微博上大V過重的權重讓普通用戶的內容難以被搜索。
外界更熟知的種草內容,因為天然距離商業化更近,所以被行業與小紅書平臺本身更加看重。但如果缺少了足夠多的用戶生活分享內容,小紅書能夠實現這么活躍的社區氛圍,還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。
02
曲折的商業化探索
不過小紅書獨特生態的優勢,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商業化的曲折。用戶想要的是更干凈純粹的分享,而不是商業化氣息更濃厚的硬廣、軟廣。于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,小紅書的賺錢之路走得磕磕絆絆。
但隨著短視頻平臺興起,直播電商大行其道,更多用戶對于平臺商業化變現的態度逐漸軟化,能夠更加寬容地接受、甚至擁抱新形勢的廣告。如今在不少小紅書博主的分享貼下,“要是有個鏈接就好了”之類的評論占比逐漸增多。
于是在主流平臺已經把直播電商摸透分完的時候,小紅書突然開始扶持起自己平臺內的直播生態。從“電商直播時尚合伙人大會”到直播業務升級為獨立部門,動作越來越大,以董潔為代表的小紅書主播急速出圈,成功撐起了小紅書的內容增量。有數據顯示2022年小紅書電商直播主播數量同比增長337%,直播場次同比增長214%。
相比于抖音快手和淘系主播們熟練的逼單技巧,小紅書以女性明星為代表的主播們展現出不一樣的直播風格,以“高質”和“生活化”為核心的分享方式,表現出和主流平臺足夠的差異化,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小紅書作為生活方式社區的定位,也因此得到了平臺用戶的支持。

圖源:小紅書APP
時至今日,電商賽道已經擁擠不堪。無論阿里京東這樣的成熟巨頭,還是抖音快手這樣新崛起的玩家,無不展現出對增長的焦慮。而焦慮最直接的體現,就是卷價格、卷服務。這讓本就投入成本巨大的電商行業,日益成為一個普通玩家完全無法參與的商業博弈。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
|